-
2053,有你真好!上海商学院2021级新生面向校旗宣誓:厚德博学,经世济民
上海商学院2021级2053名新生开学了。 9月12日开学典礼上,新生们面向校旗庄严宣誓: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尊师重道、博学明辨、躬行践履、志存高远;紧跟时代步伐,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拼搏,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青年人的担当和使命!
2021-09-13 -
叮咚!快来接收上海商学院为新生定制的独家礼包
为了帮助新同学们更快融入上海商学院这个大家庭中,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为新生定制了国风四色卡套,口罩,一周一书特色周边。 卡套红色款上绘有祥云、朝阳与仙鹤,祝福新生拥有幸福美好的大学生活;粉色款上绘有渐变色樱花,代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青春;蓝色款上绘有旭日与高山,寓意旭日东升,高山仰止;绿色款上绘有银杏,山脉,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口罩仿照奥运会口罩设计,致敬奥运运用红黄过渡的底色、五角星印花、将我爱你中国与奥运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 一周一书特色笔记本与书签采用古风水墨画风格,书签上还印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格言,勉励同学勤奋读书。此外文法特色品牌香斋书院一周一书为新生联合出品T恤作为礼物。 这些实用又富有巧思的物件引得新生们连连点赞:“心里暖洋洋的!”“好贴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 责任编辑: 孙金行
2021-09-13 -
【心得分享】用伟大建党精神点亮青春梦想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用奋斗书写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青春之歌,做伟大建党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新时代青年要有坚定的信仰追求,增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志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青年是接受先进思想、传播先进思想的“先锋”。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形成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吹响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锋号”,涌现出了一批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先进分子。中国青年不仅为党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还直接参与到党的组织中。党的一大代表主要由青年构成,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年龄最大才45岁,最小的只有19岁。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党员达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5岁的毛泽东主办《湘江评论》,宣传救国救民之道;28岁的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有坚定的信仰追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定倡导者、忠实践行者。 传承71年红色基因、坚守商道使命的上海商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信仰追求。 新时代青年要有坚定的价值追求,增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底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支撑我们脊梁的灵魂却是一脉相承。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青年英雄辈出。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守岛32年的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是26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到新时期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三下乡”……都充分证明:中国青年运动,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才能蓬勃发展与成长;中国青年也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才能成长为国家的希望和栋梁。新时代的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有坚定的价值追求,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开国之初,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央财政部筹划建立专门学校以培养急需的税收等经济方面的管理人才,在华东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和财政部的关心支持下,1950年2月建立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从此,开启了上商曲折奋进的办学历程。天下至德,莫大于忠。71年来,上商人坚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追求,一直把“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累计为社会输送近五万名全日制本(专)科人才。 新时代青年要有坚定的精神追求,增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骨气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慷慨赴死的壮举的高度评价。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而被逮捕。她轻蔑地看了看敌人指着的那把血淋淋的铡刀,毫不畏惧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我死也不自首,决不投降!” 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毛泽东当年17岁走出韶山冲时,曾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杨靖宇牺牲时是35岁,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江姐牺牲时是29岁,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是29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雷锋牺牲时是22岁,黄继光牺牲时是21岁……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骨气。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有坚定的精神追求,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因商而起、以商而立的上海商学院,几乎与共和国共成长,见证了不同时期国家和上海市财政、商业、民生发展的历程。上商人正是依靠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才有了办学空间从铜仁路195号5亩方寸之地,到临时过渡的长宁区教育学院、共和新路商业学校,到中山西路2271号,再到奉浦大道123号;才有了教职员工从初创时期的11人到现在的700余人;才有了学科专业从早期的政治理论、预算、税收、会计、统计等专业,发展到目前拥有30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新时代青年要有坚定的行动追求,增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勇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同志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共和国总理26年。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夜以继日操劳国事,他窗前的灯光经常彻夜通明。毛泽东曾称赞“周公确有吐握之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世纪50年代,团中央向全国青年发出“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的呼吁,从而掀起一场大规模的青年志愿垦荒运动。上海青年把请战书送到陈毅市长的办公室,经过组织的批准和安排,一支98人的上海志愿垦荒队奔赴江西,在鄱阳湖畔的德安县九仙岭下八里乡安营扎寨,垦荒种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数中国青年挺身而出,勇敢战“疫”。在支援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有1.2万人,差不多是整个队伍的三分之一。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以饱满的热情扎根基层,厚植家国情怀,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71年前,上海商学院在百废待兴中应运而生,期间隶属关系几度变更,校名数次更改,办学层次不断迭代,但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的家国情怀,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深刻进了上商人坚定不移的办学历程里,融入了上商人以国家、地区发展大局为己任的血脉里。学校毕业生水平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在95%以上。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民族脊梁。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上商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用青春告白祖国,向党许下青春誓言:青春脊梁,奋斗有我,强国有我,永远跟党走! (作者系上海商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2021-09-15 -
“2021中韩青春远征队”探访长三角地区活动启动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 实习生 陈函冰 )昨天晚上,由上海市公共外交协会和韩国驻沪总领馆共同合作举办的“2021中韩青春远征队”探访长三角地区活动启动仪式,在悦星6号浦江游船上举行,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商学院、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中、韩学生参加活动。 图说:“2021中韩青春远征队”探访长三角地区活动昨晚启动。 主办单位供图(下同) 据介绍,该活动历时3天,主要是通过组织在沪学习韩语的学生和韩国在沪留学生,一起参观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反映韩国独立运动和中国革命历史的遗址,回顾中韩历史,面向中韩友好未来。当天下午,学生们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韩国临时政府旧址、梅轩纪念馆等,学生们还将赴扬州、南京等地参观历史纪念地,聆听中韩两国学者讲述反映中韩携手共同抗日的故事。 上海市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道书明在仪式上致辞中说,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韩关系健康发展的未来。中韩友好关系应由两国的青年来呵护、传承下去。这次长三角地区探访活动,既是一次以史为鉴、可知得失的爱国主义的教育之旅,是丰富知识、汲取营养的文化之旅,更是增进中韩青年合作交流的友谊之旅。 图说:学生们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韩国驻沪总领事金胜镐感谢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和扬州公共外交协会对活动给予的合作和积极支持,他表示,韩中两国是近邻,希望学生们通过此次访问,领悟到韩中友好相处的智慧,好好体会如何加强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勉励学生们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为中韩友好作出应有贡献。 扬州公共外交协会会长、长三角公共外交协会联席机制轮值主席张跃进专程来沪参加仪式并致辞,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副主任闵师林、协会副会长孙小双参加仪式。
2021-10-21